驻足回望阅读来时路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09-01-09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■江苏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小  林春曹

  外出旅行,坐在旅游巴士上,在妻子和女儿闭目小憩时,我总喜欢透过车窗,浏览外面的田园风景,顺便也留意一下路标。即使是在回程的路上,也乐此不疲,我觉得这也是旅行中的一部分。这样的旅行次数多了,渐渐地,我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间谙熟了周边许多城市的交通,女儿则把我称作“活地图”。

  一天,我和女儿一块儿在书桌前静静地阅读着安徒生的童话。小鬼头的阅读速度很快,我还没看完,她就翻页了,好像是在和我比赛。她一读完,便把头一扬,得意地冲我说:“我看完了,比你快!”我笑了笑,说:“快就好吗?你把刚才的读书当作一场比赛,我可是把它当作一次旅行的,一次文字的旅行。”女儿忽闪着一对大眼睛,对我的话有点似懂非懂,毕竟她才上小学三年级

  是呀,在我看来,阅读就是一次旅行,而阅读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同乘一辆“文字巴士”展开的快乐之旅。遗憾的是,在当下的阅读课堂中,我们常常看到在这辆“文字巴士”上,师生的眼睛盯住的是前方的既定目标,而忘记了文字的美丽风景,更忘记了驻足回望阅读来时路。这样,一路加速前进,不停地问、答、读、讲,以为离前方目标越来越近,到头来却是一身疲倦、一片茫然,甚至连来时路也记不清了。于是,我们的阅读课上了一节又一节,学生的阅读素养依然难有提升,每一次的阅读依然是从起点奔向终点,奔得气喘吁吁。

  其实,在阅读教学中,师生的文字之旅,既要有终点目标的召唤,又要有旁逸斜出的浏览,更要有对来时路的回望。浏览是一种自由阅读的心境,在看似不经意间,却常能品味出文本之外的趣味;它看似游离于终点目标,却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真实经历。因此,在阅读教学中,教师需要给学生留下适度的阅读空间,允许学生在阅读之旅中流连于文本之外的世界,我们不妨称之为“阅读小差”。而事实上,“阅读小差”一般是由文本中的某个词、某句话、某个人、某个物等所引发的即时链接,是学生在当下阅读状态中的真实思想活动,极具个性化色彩。教师若是能开掘学生的“阅读小差”,就会在课堂上产生“未曾预约的精彩”。

  阅读教学的意义,在于引领学生经历阅读的全部过程,这个过程并非止于终点,它理应包括从终点回望起点,认清来时路径,梳理阅读方法,积淀阅读经验。因此,阅读教学的路径不应该是一条从起点指向终点的平面线段,而应该是一个螺旋上升的立体环状。

  回望阅读的来时路,一是需要铭记一路上的重要“阅读路标”。这不只是为了这一篇文本的阅读,这样的“阅读路标”具有复制功能,它可以在今后的阅读中灵活迁移。二是需要铭记一路上的“语言风景”。在语言之路上穿行,满眼葱茏,满目繁花,耳濡目染,流连其间,要珍藏语言的味道,要留存语言的痕迹,当然也包括那些精彩的“阅读小差”。三是需要铭记一路上的“思想浸润”。文本中的人、事、景、物一步步走向你,形象由模糊到清晰,情感由陌生到熟悉,思想由肤浅到深邃,这样的变化过程,尤其是思想拔节的过程,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成长。

  引导学生回望阅读的来时路,既可以审视自己刚刚走过的阅读印记,又可以奠定今后的阅读基石,其意义不容小觑。这样的回望多了,学生也就自己找到了一条阅读的门径。